文:心理咨询师王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时常会有人感到自己很差、很糟糕,更有甚者将自己定义为这个世界上最差的人,开始自我攻击、厌恶等等。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病态心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敢于成为一个“差”的自己。 看到这个主题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每个人都在想着要如何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你为什么说要敢于成为“差”的自己呢?怎么听着成为一个“差”的自己还需要勇气了?的确,这个主题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有区别的,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一直在鼓励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毕竟心理学不是社会学,我们主要用意在于让大家接纳自我,成就自我。当然,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常遇到很多人由于太想成为自己而产生了各种精神内耗和心理冲突。 正如我今天的一位女性患者,她在校上晚自习时遇到一个学生问自己问题,是明显的常识问题她却表述错误,因此一夜也没有休息好,感到非常自责,觉得自己不称职不适合做老师,最后演变成认为自己是全校最差的老师。在学校的教师末尾淘汰评比中,她的评比分数处于末尾,她因此也觉得自己会失业感到非常痛苦。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女性患者因为一个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而表现出否定自己、愧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产生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的情绪困扰。同时,她也以同样的问题询问过自己的老公,老公跟她说到:“如果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差的人,我为什么要娶你呢?”尽管如此,这位女性患者也深陷痛苦之中。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产生自己不好、很差的想法时,这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种主观认知。那在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就有两种方向,一种是治疗师会鼓励患者写下自己的优点或者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我很好”等,这种主要是让患者在意识层面产生一种自我肯定。但这种方法我并不推荐,是因为我们这种方法它仅限于在意识层面上的改变,对于潜意识中的自我,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做到自我接纳的话,表面再多的自我肯定和练习都无济于事。 所以我们需要主要解决的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就这位女性患者而言,我们的治疗就围绕她的自我贬低以及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差的人展开。在治疗过程中,她也跟我表述到一个很奇怪的点:“王老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还不如我呢,比如我的高中同学,他那么努力还只是考了个专科,我考上了本科,尽管学历上他没我好,但他活得很阳光开朗,也没见他有说自己不行、很差。所以我也很苦恼,为什么我会觉得我自己很差……”在这里,我们需要反思一个问题,一个事物或人的好坏,他和我们的评价标准是直接相关的,就比如我们将一个女孩和明星作比较,就算这个女孩是班花或校花,我们也会觉得明星比她更加精致美丽;一个学生如果一直将自己和年级第一进行比较,那我们永远也不会觉得自己学习还不错,所以我们一个人是否有自信和我们的自我接纳程度和内在标准息息相关。 自我接纳的阻碍,走出完美自我的幻想。由于和这位女性患者已经接触有段时间,我在同她的咨询中也逐渐发现了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对完美自我的幻想,在今天的咨询中她也提到说:“王老师,我好想不完全是在和别人比,其实一直在和我心中那个完美标准进行比较。”我紧接着问到是怎样的完美标准,她解释道说这个完美标准是方方面面都不差,换句话说是一种各方面优秀的状态,并举做老师的例子,说到会要求自己思维清晰、说话逻辑清晰以及能够对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达到一种全知全能的状态;在社交方面,希望自己和每个人都能够处的好,让所有人都能够喜欢自己,不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别人。 怕影响到他人主要是由于她高中时害怕自己说话声音影响他人,睡觉呼吸声会影响他人,因此对此特别敏感。但他也能意识到自己不影响他人是不可能的,只要人活着总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讲述到这里时,我提醒到:“其实不管你是谁,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个人就会犯错,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好。”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她之所以觉得自己很糟糕,正是因为她一直活在一个完美自我幻想当中。她提到说一直以为是自己的症状阻碍了她变完美和成功的道路,但其实并非是症状。在她的认知中,她把症状当成了一个自己不能优秀成功的替罪羊,在她的幻想中是因为这个症状才导致的自己不那么优秀,假如自己的症状消失她就可以实现成功成为优秀的人。但这终究只是幻想。这位患者从小学的时候就很讨厌自己,觉得自己跳皮筋不行、和他人交往也不行,那这些都是天生的么? 非也,遗传虽然是影响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父母有抑郁症子女就必定会有抑郁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她说起自己的童年,也提到自己从小就很缺爱,父母对待自己打骂居多,妈妈脾气很暴躁,不曾肯定她的优点,在外时为了彰显自己是一个不溺爱孩子的妈妈,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打骂她。这些种种都让她感受到自己在家里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她从小也很害怕去学校、怕自己表现不好,所以从小学习考试时压力就非常大。 这里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从小不被爱的孩子,长大很容易陷入到一种幻想当中。简单来说,真实的她在原生家庭中不被接纳,那她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我,通过建立这个完美自我才能躲避那个被嫌弃的小孩,而这正是我们心理疾病的一个根本原因。当我们是一个内心有爱和安全感的人的时候,那这个时候的我们就不会表演和伪装,更不会幻想。但当我们内心缺爱,没有价值感和安全感时,我们就很容易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活在幻想之中,因为只有当活在幻想中时,我们才能逃避糟糕的现实,才可以逃避那个无助的自我。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叫梦中人,记得电影《盗梦空间》中,有群人在不断的买药,让自己活在梦中,其实对于患者而言,虽然我总是苦口婆心的说患者是活在幻想中,但也有很多患者仍旧意识不到,因为这些都是深藏在我们潜意识之中的内容。 他们活在梦中却以为自己身处现实,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是无辜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样子。随着我们咨询治疗的展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是可以意识到我们其实是活在一个完美的梦中。那当我们自我贬低和否认时,是对我们完美幻想中的自己在做对比,所以会感到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很差,可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都好的人,也不存在什么都不好的人,那我们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也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这是现实。在最后,她也表述到自己很担心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比如被车撞等。 其实,在他的心中会认为生活中就不应该有这些东西,生活中只有平安、快乐和幸福,可是这并非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会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处于绝对的安全当中,所以当一个人活在梦中,对自己的生活提出非现实的要求时,他就不会觉得这个要求高或者是不可实现的,反而会觉得这是个很正当的要求,甚至把这种病态的要求理解成上进心,或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但其实当我们摊开讲时,会发现哪里会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呢?哪有人能讨好所有人不被人讨厌的呢?那有人会一直成功从来不失败的呢?那有不存在天灾人祸的世界呢?如果有的话,那可能就是神而非人能够做到的了。 所以人为什么会总觉得自己很差,就是因为他没有活在现实生活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完美幻想中。在这样的幻想世界里,自己拥有实现一切的和神并肩的能力,对自己的要求更不是在用人的标准,而是在用神的标准。那最终的结果会是,无论他在现实中取得多少成绩、无论在现实中有多少的优点,他永远都不会对自己满意。 那在我们的治疗中,就需要一语惊醒梦中人,要醒悟到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尽管很多患者会认为是症状破坏了自己的幸福,而就像今天说到的这位来访,并不是症状的错,只是我们把症状当做了理想生活的替罪羊,而真实生活是,不管有没有这个症状我们都不会过上完美生活,因为那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当我们醒悟到自己活在梦中,发现原来我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对待和要求自己,像电影中的神或女一号一样苛责自己,我们才会明白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们接纳不了真实的自己。那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常说到自我接纳,但在这个道理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障碍,今天讲到的幻想中的自我就是障碍之一,那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阅读等等来分析和认识自己。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和分享,与我进行更多交流! #做自己的心理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