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心理如何调适人民资讯

时间:2024/7/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高考后,心理专家对考生进行心理评估。今年高考于6月9日落幕,莘莘学子结束了12年的学习长跑,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时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作息等与考前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在等待分数、等待报考、等待录取和家长的期待等一系列应激反应中,考生的心理起伏比较大,在多重应激条件下,若调适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和情绪变化,称为“考后综合征”。   那么“考后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呢?   1、紧张、焦虑心态:由于对自己的成绩没有把握,期望值比较高,成绩未公报之前,每天都处于紧张忧虑中,吃不好、睡不好,处在一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中。   2、自责心态:高考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报答父母,结果心想事不成,产生了愧对家长与老师的内疚自责心理。   3、失落、抑闷心态:知道高考成绩后,名落孙山,感到心里空荡荡的,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整天闷在家里,回避走亲访友,这种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抑郁情绪。   4、迷茫心态:个别考生知道成绩后,反而对前途感到迷茫,暑假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无法做出是否复读或上大学决定。   5、过度补偿行为:高考结束后,有的考生就会觉得要把以前失去的快乐全部补偿回来。于是,就开启了狂欢模式,通宵达旦地打游戏、聚会、唱歌、暴饮暴食、长时间睡觉补眠。有些已经戒掉网瘾的考生有可能在这种过激补偿的状态下又重新上网成瘾,个别因过度补偿而付出了生命代价。   为避免出现“范进中举”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医院心理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和考生,调整好“后高考”时期的各种情绪问题,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   1、转变想法。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转折点。考不好并不就是对不起父母,不能因一次考试而否定自己,要认识到高考是一种人生经历,成绩不能决定一切。通过转变想法,可以减轻焦虑、忧虑、自责的心理负担。   2、排解心理压力。“考后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必过于   3、规律作息,积极参加运动。避免过度放纵,规律作息,尽可能不要打乱自己的生物钟。可以适当地去做运动、游玩散心。   4、多跟家长、亲戚等沟通和交流。在等待分数、报志愿、录取过程中,通过交流了解更多的信息,在专业上选择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要意气用事,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   5、家长要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家长,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不要有过份的埋怨和责备,需要做的是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帮助孩子选好志愿和规划未来,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   个别考生通过调整后仍表现为整日郁郁寡欢,提不起精神,食欲不振、失眠,情绪易激动,有强烈的自责感和挫败感,甚至出现自伤念头及行为,就需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医院供稿)

本文来源:茂名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bqsys.com/jbzl/122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