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总是肚子不舒服小心是肠易激综合征

时间:2022/9/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1

相信许多人会遇到这些情况:

当你信心满满地准备参加比赛或者考试时,却突然觉得腹痛难忍,一股力量即将要喷涌而出。于是你便在心中哀嚎:为什么每次肚子都不听话,在关键时刻开始闹腾呢?当你兴致昂昂地和朋友去约火锅和烤肉时,吃得正开心却感受到肚子里翻江倒海。心里便抱怨道:为什么每次想美餐一顿时,肚子总是会不听话呢?当你经常拉肚子,发现粪便性状改变时,你看到手机搜出的“肠癌”二字,大惊失色,便感慨厄运上身,时日无多。

这时你便要注意了,你可能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与病因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无器质性病变的肠道疾病,属于功能性肠病。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

按照大便的性状,临床上将IBS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四种类型,我国以腹泻型多见。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今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内脏高敏感性。内脏高敏感性,通俗一点说,就是有些人胃肠道比较“娇气”,肠管蠕动稍有异常就容易引起不适症状。比如有的人吃了某种食品后马上觉得肚子疼,咕咕叫,急急如厕,这些人的肠管就比较“娇气”,是高敏感性;而有的人吃了则没事,肠管敏感性低。内脏高敏感的发生机制复杂,刺激发生时,IBS患者的内脏和躯体感觉阈值较正常人群显著下降,更易引起痛觉的唤醒。

2.肠道动力异常。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肠管是沿着一个方向有节律地蠕动。如果肠管蠕动太慢或不蠕动,肠管内就会胀气,患者就会腹胀难受甚至便秘;如果一段肠管绷得太紧,患者则会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适,甚至可摸到绷紧的肠管,以为是肿块;如果是肠管蠕动太快,患者就会表现为肚子咕咕叫,放屁和排便次数较多。

3.肠道感染。急性肠道感染是一种容易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混淆的疾病。急性肠道感染的患者发生肠易激综合征的概率明显增高。因此,肠道急性感染被认为是诱发IBS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与免疫功能被激活、肠道黏膜炎症反应、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4.肠道菌落紊乱。研究发现,73%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小肠中细菌不正常的过度繁殖;84%的IBS患者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比健康对照组高出26倍。

5.食物敏感性。研究表明2/3的IBS患者对至少一种食物过敏。许多IBS患者在食用不含过敏原食物后,症状获得了显著改善。最常见的过敏原是乳制品(44%)。

6.遗传因素。IBS患者有家族聚集性,说明该病有遗传倾向。如果你的家人对食物过敏或者不耐受,那么你吃了这些食物后,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与家人相同的症状。

7.精神心理因素。IBS患者常伴抑郁、焦虑等表现,如果心理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病情发作或者症状加重,反之则症状减轻或好转。例如,有些患者一上公共汽车就要上厕所,因此出门前反复如厕;但上车后又便急。

综上,IBS的真正病因取决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IBS不是由简单诱因导致的简单疾病。它是一种综合征———由许多可能因素导致的一系列指征和症状。

治疗方式

随着饮食结构的调整、社会环境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群众就医意识的提高,促使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就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近年研究表明由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轴调节异常、肠道炎症反应、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和黏膜通透性增加。目前,由于临床表现个体化差异大,所以对症治疗是主要方式,包括饮食调节、使用止泻药、导泻药、抗痉挛药等;难治性IBS症状可以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抑郁药物等。

一.非药物疗法

1.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在IBS患者的症状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成为IBS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并备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bqsys.com/zcwh/11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