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自主入睡,3月龄娃被闷死,真的需要睡

时间:2020/10/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18.html
这两天,一个“婴儿趴睡窒息而死”的消息刷屏了,因为妈妈迷信“自主入睡引导”,导致没满4个月的婴儿,一直趴着哭了一个多小时,妈妈还在群里问:“这样没事儿吧?”有群友回答:“不是大哭就没事。”就这样任由婴儿撕心裂肺地大哭,就是不去安抚他,最后孩子被活活闷死了!看完我真是心痛无比,花了一整天时间,查询了无数资料,整理出这篇关于婴儿睡眠的科普文。希望能帮助更多新手妈妈,避免悲剧重演。下面是事发当时的聊天记录截图,触目惊心!一开始,这个妈妈很焦急地找老师,孩子哭个不停,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进去安抚。

群里有人回答(不确定是不是妈妈口中的“老师”),孩子应该是想要翻身睡了,如果孩子实在翻不过来大哭,就去帮助翻一下身…然后群里其他人回答让这个妈妈不要总是找老师,应该自己先分析分析。

群里别的妈妈透露,自己6个月大的为孩子没有解锁趴睡的方法,但不放弃,一直在尝试。然后群里一直在聊趴睡、解锁的事。

群里传递“不是大哭不干预”的信息,还有人说“夜里不干预,白天孩子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延迟干预。”

这个时候,一开始提问的3月龄婴儿的妈妈开始发现异样了,孩子大哭不止,后来没声儿了,妈妈开始担心孩子会闷死。

但群里的其他人说,不会的,孩子解锁了,还恭喜这个妈妈成功了…没有人意识到孩子的异样,一直在自顾自地聊着天儿,交流着解锁趴睡的“经验”。

当这位妈妈为“成功“致谢群友的帮助时,其实孩子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发现时,已经太晚太晚了,孩子彻底没有呼吸了。

看到床单上的这一摊血,我真的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刚失去孩子的妈妈在全程转播……不禁要问:孩子真的需要睡眠训练吗?!十年前,哭声免疫法盛行,那会移动设备还不是很发达,我依然在各大母婴论坛,看到各种各样宣传这个方法的文章,这让刚成为新妈妈的我困惑不已。但是凭着妈妈的本能,我认为那样做不对,听到一个只会哭啥也不会的婴儿哭,我没法做到不理会。马伊琍是11年前当妈,也在微博上谈到过,因为哭声免疫法而深受其害,后悔不已。▽摘自马伊琍的微博直到第二次当妈,接触到西尔斯博士的亲密育儿法,当时我的老二正好是个高需求宝宝,落地醒。这本书真的是彻底解脱了我和孩子,虽然体力上看起来付出更多,但我们感到很愉快。虽然也会遭到一些不理解的人的质疑,但关他们什么事呢?凭母爱的直觉,这不会错!事实证明,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我,都受益巨大。所以,当妈不但要学习科学,更要学会甄别“伪科学”,有时候,母亲要相信自己的本能,那些让自己感到不舒服、违反人性的方法,都要斟酌一二。(据说新闻里的母亲为了学习这个训练法,还交了六千元学费,真的替这个小生命感到惋惜)新妈妈为何要进行独立式睡眠训练,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毫无疑问,没有白天黑夜地照顾新生儿,真的很辛苦,妈妈自己很可能体力不支,希望自己能睡得更好;第二、担心孩子不够独立,从小进行训练。持有第二个信念的父母,他们会认为,从小独立训练,长大就独立,从小给孩子很多挫折,长大就会更加扛挫折,从小对孩子多一些惩罚,长大心理素质更好,从小把孩子管住,长大才能管得住……总之,都是想当然,这样的父母实在太多。不过,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懂得,依恋关系是安全感的基础,安全感是人一生的基础,儿时亲密,长大才能独立。今天重点说说第一点,婴儿独立自主式入睡,妈妈真的更加轻松吗?孩子不哭,就是睡得好吗?不需要任何的婴儿睡眠训练,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所谓深度、独立的睡眠,增加了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

在年发表在美国儿科学学报的一个进化医学实验,表明,当孩子睡在旁边(比如和成年人连着的婴儿床上),照料者的睡眠和清醒的节奏,容易和孩子趋于一致。

什么意思呢?当妈妈的都知道,只要我们不在深度睡眠,就会下意识去摸一下孩子,亲一下孩子,检查一下被子还正常吗,甚至……还有呼吸吗?(我相信,很多妈妈都做过这样的事,用手指去探孩子的鼻息。)

那么,当我们这一系列动作发生时,孩子也可能受到刺激,和我们一样,进入到浅睡眠。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试想一下,如果婴儿在另一个房间进入到浅睡眠,就会感受到妈妈不在身边而大哭,这个时候妈妈可能正好在深睡眠,就会被突如其来的哭声惊醒,睡眠质量,反而受到了影响。当妈妈跑去另外一个房间,那就彻底清醒了,整体的睡眠反而更少了。这一点,我太有感触了。Mini小时候,只要手一挥能挥到我,就放心了,继续睡!我也会在她翻身时赶紧轻轻拍拍她,或者让她吃几口母乳,很快就会立即入睡,我也能立即入睡。

在另一项关于“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脑干中的神经化学异常”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认为,婴儿的唤醒系统出现问题,可能是猝死综合症的一个病因。研究发现,当孩子在夜里单独睡眠,可能会睡得过于深度而更加不安全。

而且在另一个房间睡,夜间哺乳就会减少,夜奶对新生儿也是极其重要的,起码有三分之一的营养,需要在夜奶中摄取。从母乳供应的角度,孩子摄入少,母乳的供应就会更少,这样又造成母乳不足,增加了母乳喂养难度。

婴儿可能“解锁”独立睡眠吗?

答案是肯定的,否则块怎么收得到呢?但是……一项独立研究测量了婴儿头一个月中皮质醇的含量,这是一种应激激素,当人处于压力状态下,需要这个东西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做出有效反应。啥是皮质醇呢?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若没有皮质醇,当狮子从灌木丛中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目瞪口呆动弹不得。然而借由积极的皮质醇代谢,身体能够启动起来逃走或者搏斗。这项研究发现,单独睡眠的婴儿,在5周内对皮质醇的反应增加。换句话说,他们在白天,应付能力比较差,会更不好带!

除了新生儿,还有一项研究,涉及4-10个月大的婴儿,他们接受了5天的睡眠训练计划。该研究测量了母亲和婴儿的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头两天,母亲可能和孩子是同步的变化,因为都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但是几天后,婴儿就不哭了,母亲以为“解锁”了,不被打扰的母亲自然容易进入到深度睡眠,可是孩子的压力却仍然在继续,只是不被人发现了。

这样的成果,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不哭”其实是绝望,是自救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不哭就是安全感好,其实不然。会撒娇的孩子,是因为他感受到有人爱,否则呢?撒娇给谁看?有人爱的孩子,才会感到安全。

人类是群居动物,是必须依靠成年人的爱,才能长大的!所以,婴儿自带两种自我保护程序。

第一个程序,是呼救模式,也就是哭。当他们感到需要帮助时就会哭,而促使照顾他的成年人行动。如果哭没有用,他们就会启动第二个程序,那就是自救模式,也可以称为”省电“模式。停止哭泣,节省体力的消耗,争取生存下来。他们会尽可能地交替使用呼救模式和自救模式。如果说求救是抗议,那么自救就是绝望。当一个孩子不哭了,就是绝望了。

至今,没有睡眠训练的研究表明,不哭的婴儿是否已经摆脱了被忽视的压力,但是有研究已经表明,哭泣会导致婴儿的生理状况发生消极变化,从血压到呼吸,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在过去的推送中,无数次谈到,发展心理学中提到的,对婴儿予以及时、持续、一致的回应,可以停止生理上有害的哭泣行为,对孩子的安全感培养十分重要。

同一间房,不同床,是最佳的护理方式

美国儿科学会(AAP)对婴儿睡眠安全的相关建议:建议婴儿最好在第一年,至少在头六个月内,和父母同房间不同床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护理方式,可将婴儿夜间SIDS的风险降低多达50%。

AAP不推荐使用家庭呼吸和心率监测仪,以及婴儿睡眠监测仪和监视器,这些东西均未显示出可以减少SIDS风险的增加。

AAP建议,同房间不同床的原则,婴儿床放在母亲方便照料的位置,如果父母不得已和孩子同床入睡,要确保以下几点:

不吸烟的母亲

一位清醒的母亲(不服用会影响我们通常有清醒或睡着觉的药物或酒精饮料)

昼夜自由护理

一个健康的婴儿

婴儿不哺乳时背对背

婴儿不会被捂到,手脚不被束缚、缠绕,可以自由活动

安全的床

什么是安全的床?

足够坚硬,婴儿可以抬起头,不能滑入母亲太软的床垫

没有锋利的边缘,没有可能缠结的绳索或细绳

没有空隙可以困住婴儿

婴儿不要太靠近床边

没有重物盖在婴儿头上,也没有柔软的枕头可能会塞入婴儿

遇到一个睡渣宝宝,可以做什么呢?

什么是睡神呢?一项研究发现,新生儿睡眠时间为9到19个小时不等,都是正常的!所以,你家是睡神还是睡渣呢?

那什么是睡渣呢?首先检查一下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总体而言,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对他们进行任何睡眠训练:

1、在1到4个月之间,婴儿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睡眠节律,逐渐拉长一次睡眠的时间,到3个月时,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婴儿开始巩固自己的睡眠,但仍有一半会出现倒退现象,然后又继续巩固,时而又倒退,很正常。

2、直到一周岁,一半婴儿在大多数夜晚,都需要妈妈安抚一次以上。

3、很多妈妈的奢望就是睡整觉,但是大多数研究人员将整觉,定义为从午夜到凌晨5点。估计,那些喊着孩子从来没睡过整觉的妈妈,一半可以歇歇了。

睡渣宝妈试试以下方法,或许有一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如果你遇到了睡渣宝宝,他就是没那么多觉睡,通过训练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你自己晚上睡不好,尽量考虑用白天的时间,例如午睡来补充;

2、学会躺喂孩子,坚持纯母乳喂养,你就知道晚上哄睡有多好了。但记住要在床上学习,不要在沙发上,因为如果在沙发上你和孩子睡着了,可能会增加窒息风险;

3、如果你是职场妈妈,不要轻易断夜奶,因为这是保持奶量、重建亲子连接的重要一环。(文末连接了我断夜奶的经历,可以参考)

4、尽量保持睡前处于放松状态,对高需求宝宝,可以考虑背巾,天气好还可以带孩子出去散个步,说真的,我很怀念这段时光,背着Mini一家人去散步。再不行,开车出去兜风,很多孩子吃这一套!

5、不必绝对安静,有些孩子更喜欢日常的喧嚣和谈话,甚至喜欢吸尘器的噪音分贝。

6、睡前要多抱婴儿。有研究证明,向后倾斜,使宝宝的前部靠在胸前,可释放双方的镇静激素。

7、放心奶睡吧,不会宠坏孩子,这是婴儿的权力,是妈妈的哄睡利器,吃饱了入睡,也能拉长间隔时间。

8、孩子睁开眼睛后,抱至少20分钟,能增强你们之间的连接,孩子会睡得更放心;

9、给半岁以内的孩子进行抚触,有助于孩子入眠。(点击查看抚触文章:这可能是99%的宝宝需要的,经常被忽视了)

10、固定一套睡眠程序,例如刷牙(洗牙龈)、洗澡、抚触、阅读、摇篮曲、熄灯、睡觉。

11、入睡时,固定一个音乐,最好是胎教音乐。

其实,我们和孩子这么亲密的时光又有多少呢?

三年后,你的孩子就会入园,然后你需要面对除屎尿屁外的更多养育责任,你需要面对孩子的性格培养、社交引导,还要考虑上什么培训班。然后你的孩子要进入到小学,你要开始面对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比起婴儿时期,喂饱了就睡,你就会发现,这个时候有这个时候的幸福。

依恋关系良好,安全感良好,这两个因素在之后漫长人生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到积极的效果。让孩子独立自主入睡,看似省事,其实给养育带来无限麻烦,孩子看似独立,其实只不过是绝望了。

本文参考资料:

Moon,RachelY.,andTaskForceon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ibid.

Wiessinger,Diane,DianaWest,andTeresaPitman.Sweetsleep,op.cit.

McKenna,JamesJ.,andSarahS.Mosko.“Sleepandarousal,synchronyandindependence,amongmothersandinfantssleepingapartandtogether(samebed):anexperimentinevolutionarymedicine.”ActaPaediatrica83():94-.

Machaalani,Rita,andKarenA.Waters.“Neurochemicalabnormalitiesinthebrainstemofthe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SIDS).”Paediatricrespiratoryreviews15,no.4():-.

McKenna,JamesJ.,HelenL.Ball,andLeeT.Gettler.“Mother–infantcosleeping,breastfeedingand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whatbiologicalanthropologyhasdiscoveredaboutnormalinfantsleepandpediatricsleepmedicine.”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Anthropology:TheOfficialPublicationoftheAmericanAssociationofPhysicalAnthropologists,no.S45():-.

Gettler,LeeT.,andJamesJ.McKenna.“Evolutionaryperspectivesonmother–infantsleepproximityandbreastfeedinginalaboratorysetting.”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anthropology,no.3():-.

Waynforth,David.“Theinfluenceofparent–infantcosleeping,nursing,andchildcareoncortisolandSIgAimmunityinasampleofBritishchildren.”DevelopmentalPsychobiology:The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DevelopmentalPsychobiology49,no.6():-.Tollenaar,M.S.,RoserietBeijers,JarnoJansen,J.M.A.Riksen-Walraven,andCarolinadeWeerth.“Solitarysleepinginyounginfantsisassociatedwithheightenedcortisolreactivitytoabathingsessionbutnottoavaccination.”Psychoneuroendocrinology37,no.2():-.

McKennaJ,ThomasEB,AndersTF,SadehA,ScehchtmanVL,GlotzbachSF.Infant-parentco-sleepinginanevolutionaryperspective:implicationsforunderstandinginfantsleepdevelopmentandthe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Sleep;16:e82.

Quillin,StephanieIM,andL.LeeGlenn.“Interactionbetweenfeedingmethodandco‐sleepingonmaternal‐newbornsleep.”JournalofObstetric,Gynecologic,NeonatalNursing33,no.5():-.

Tollenaar,M.S.,RoserietBeijers,JarnoJansen,J.M.A.Riksen-Walraven,andCarolinadeWeerth.“Solitarysleepinginyounginfantsisassociatedwithheightenedcortisolreactivitytoabathingsessionbutnottoavaccination.”Psychoneuroendocrinology37,no.2():-.

Middlemiss,Wendy,DouglasA.Granger,WendyA.Goldberg,andLauraNathans.“Asynchronyofmother–infant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activityfollowingextinctionofinfantcryingresponsesinducedduringthetransitiontosleep.”Earlyhumandevelopment88,no.4():-.

Bergman,Nils,inGenna,CatherineWatson.Supportingsuckingskillsinbreastfeedinginfants.JonesBartlettLearning,.Jenni,OskarG.,andMaryA.Carskadon.“Normalhumansleepatdifferentages:Infantstoadolescents.”SRSbasicsofsleepguide():11-19.

Coons,Susan,andChristianGuilleminault.“Developmentofsleep-wakepatternsandnon-rapideyemovementsleepstagesduringthefirstsixmonthsoflifeinnormalinfants.”Pediatrics69,no.6():-.

Moore,Terence,andL.E.Ucko.“Nightwakinginearlyinfancy:PartI.”Archivesofdiseaseinchildhood32,no.():.

McKenna,JamesJ.,andSarahS.Mosko,op.cit.

Moore,Terence,andL.E.Ucko,op.cit.

Goodlin-Jones,BethL.,MelissaM.Burnham,ErikaE.Gaylor,andThomasF.Anders.“Nightwaking,sleep-wakeorganization,andself-soothinginthefirstyearoflife.”Journalofdevelopmentalandbehavioralpediatrics:JDBP22,no.4():.

Adams,S.M.,D.R.Jones,A.Esmail,andE.A.Mitchell.“Whataffectstheageoffirstsleepingthroughthenight?”Journalofpaediatricsandchildhealth40,no.3():96-.

Uvn?sMoberg,K.,andDanielleK.Prime.“Oxytocineffectsinmothersandinfantsduringbreastfeeding.”Infant9,no.6():-.

牛妈心语

下面推荐一些和睡眠相关的老文:1、哄睡这件事,就让我做个不科学的妈妈吧2、你断不了的“夜奶”,究竟该如何看,怎么破?3、马伊琍怒怼“愚蠢的独立育儿观”,分房分床到底怎么分?4、亲密和独立,我都要!孩子的分床分房实录!5、三岁四岁不分房,五岁六岁悔断肠?关于孩子分房……牛妈彭小蹦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当父母不需要考试,但不代表不需要学习!第三期幸福力的训练营即将开始,请在次条了解详情:

赏饭吃:找作者:pengxiaobeng01

牛妈彭小蹦

点在看就是鼓励,转发就是赞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bqsys.com/jbby/6240.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